高校辅导员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时间:2014-05-15浏览:635

 【作者简介】路丙辉,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所谓德育资源,就是能够为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教育资料的各种来源。包括知识、经验、信息、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就其存在的方式看,具有散在性、隐蔽性、共生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德育资源的利用必须经过教育者的认真开发才可能发挥效用。高校辅导员大多是刚刚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大多数人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缺乏经验,这给实际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高校辅导员如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德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就能得到较好的体现。
    一、有效地积累教育环境中的德育资源
    教育科学十分重视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我国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说的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从思想教育的角度看,良好的校风就是很好的德育资源。学生在一个拥有良好校风的环境里,多少都会受到相应的熏陶,有利于其成长成才。因此,学校进行校风建设,辅导员有意识地进行班风、学风建设,其实都是德育资源的积累和开发过程。
    班风和学风建设,是一个辅导员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课。许多辅导员在工作之初不知从哪里做起。许多人从抓学风开始,比如上课点名,晚自习查到,基本沿袭了学生在高中时代的管理方法,这显然是不妥当的,因为刚刚走进大学的学生需要的是上大学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什么,没有人可以定义,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与高中不同。如何使他们感觉到这种不同呢?这需要辅导员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对学生进行调查,摸清学生群体的主要特征。比如,大多数同学喜欢文艺和体育,或者别的什么同学喜欢的内容,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快速获得结果。二是要问问自己,通过四年的教育,作为辅导员,你准备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比如,有集体荣誉感的人,勤于苦读的人,还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等等。前者是了解现实,后者是确立目标。现实是确立目标的基础和条件。如果这两项工作没有做好,班风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因为没有目标的工作是不可能有成果的。在调查的基础上确立班风建设的目标,容易为同学们认可,便于凝心聚力,在班风建设的方式方法上,也容易找到适合的途径,从而使班风建设尽快收到成效。
    要想把班风建设的目标落到实处,第一要选好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是学生的领袖,是辅导员工作的助手,如果没有选好,将会给班级工作带来很多不良后果。选择学生干部很伤脑筋,辅导员很难从档案中判断学生的真实情况和实际工作能力。有的采用学生自我推荐和同学举荐相结合的方式,有的采用完全民主选举的方式,还有的采用竞选的方式,不一而足。每一种方式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孔子说,听其言,观其行。通过实际工作对学生的能力和德行进行判断是选择优秀学生干部的最好办法,因此,在大学生刚进校时,通过同学们认为可以接受的方式组建临时班委应该是比较恰当的办法。
    第二是组织好班集体。学生时期对班集体的心理归属是十分强烈的。如果班集体没有达到同学们心目中所想要的状态,比如积极的,向上的,团结的,优秀的等等,同学们就会变成一盘散沙,班级管理就名存实亡了。事物内部结构的变化,也会引起事物的质变。如果我们不注意班级群体的组成,就会使影响学生成长的德育环境的质料发生变化,德育资源就不能很好地开发和利用。许多辅导员在接到学生名录后就开始分班,或按照学号的奇偶数来分,或根据男女生平均搭配来分,或按照总数的几分之几来划分班级数。为了避免将一些整体素质比较弱的同学分到同一个集体中而给班风建设带来的不便,最好的办法是尽可能地让班级的人数多一些,这样做可以使得这一类同学在相对的数量上不占优势,有益于遏制不良风气的形成。如果一个辅导员带的人数比较多,班级数也比较多,可以考虑在若干班级的基础上成立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比如班委联席会议或辅导员工作办公室等形式。[2]
    二、科学地转化校园文化中的德育资源
    每一个高校都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其中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为许多同学在大学校园中寻找自我实现的平台提供了契机,许多同学在学生社团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学会了与人交往时的理解和宽容,学会了班级工作中的合作和交流,既增长了才干,也砥砺了品质。可见,在高校校园文化中也蕴藏着丰厚的德育资源。
    但是,大学里的学生社团虽然多,因其需要一定的规模,要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在活动内容上有一定的要求等制约因素,并不能满足更多同学的需要。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建立兴趣小组是很好的做法。兴趣小组以其组织规模小,灵活性强,活动方式多样,活动内容相对专一等特点,能够较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具备了引发思想活跃的大学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客观因素。在班级建立兴趣小组更具有人员相对集中,有利于活动开展的优势。这对于增进同学间的相互理解,加深友谊,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都具有特殊功效。
    在班级建立兴趣小组工作中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在思想认识上给以足够的认可和支持。兴趣小组看起来仅仅是具有共同兴趣的学生组织起来的一个小群体,事实上,是学生心理归属的港湾,展现才华的舞台,自我教育的课堂。有不少辅导员对学生组织兴趣小组不置可否,甚至认为不是正事而加以阻止,这是不妥当的。学生群体的行为发生如果没有辅导员的认可和支持,就不可能获得广泛认同。而大学生的心理年龄正是需要认可的年龄,如果能够得到辅导员的认可和关注,其积极性的调动就易如反掌。
    二是在组织上给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在组织兴趣小组的时候常常只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不太可能考虑到班风建设等问题。而辅导员能够通观全局,对于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有整体认识,辅导员如果能从人员的配备,活动的内容、形式,活动的目标等方面对学生兴趣小组进行引导,就可以发挥兴趣小组的德育功能。
    三是在活动的组织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需要的条件并不比班级或社团少。而兴趣小组的同学与班级干部或社团干部同学相比在能力等素质方面就有不少劣势,比如认识的同学不多,开展活动的经验不足等。这样就要求老师能够适当给以帮助,在必要的情况下还要参与他们组织的活动,帮助他们克服组织工作中的困难。这样才真正有益于他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4]
    三、艺术地激发师生情感中的德育资源
    “亲其师,信其道”。“亲”是情感的融合,“信”是理性的选择。师生情感的融合是理性选择的条件,如果不能融合,就不容易有效选择,思想教育的效果就不容易实现。师生情感的融合使德育教育成为可能,这就是值得开发的德育资源。当然,大学生的“信”并不一定是全信,而是愿意听一听;或者不是不信,而是半信半疑,但至少不是拒绝。这就是很好的开端。思想工作怕的就是拒绝和不信。总之,真心诚意地和学生交朋友至少可以在师生之间打开一扇沟通心灵的便捷之门。因此,在进行思想教育之前,有意识地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有益于激发师生情感中的德育资源。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辅导员要注意把握好两个“度”。一是师生情感的“深度”,即师生交往的心理距离。几乎没有辅导员不愿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但这种关系应该把握什么样的度为宜却见仁见智。就心理距离来说,有的说近点好,有利于开展工作;有的说远点好,辅导员与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有益于树立威信;还有的说模糊控制最好,要让学生捉摸不透,这样可以给辅导员有自由的空间,进退自如。无论是远还是近,都有一个度。虽然不好用一个具体的尺度来说明某一个刻度就是最好,但是,辅导员对自己的实际能力应该心中有数,如果自己对于人际之间的情感把握能力比较好,就尽可能的近一些,如果能力较弱,就适当远一些,应以有益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目的,以辅导员能够有效控制为尺度。那种拒学生与千里之外,说要树立威信;或者若即若离,说是为了模糊控制的做法,被一些人认为是师生交往的技巧,是不准确的,相反,容易被学生误解为虚伪的玩弄师生情感。
    二是师生交往的“广度”,即辅导员与自己的学生交往的范围。从工作关系来说,要求辅导员与每一个学生都有必要的交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的需要,辅导员与不同的学生交往的机会是不同的。与学生干部的交往要比普通同学的交往机会多得多。如果辅导员不注意处理这种不平衡,就容易使普通同学与自己疏远。有的辅导员认为,从管理的角度,抓住学生干部这个“纲”,就会“纲举目张”,班级管理就容易多了。当然,从管理方法看,这样做是没有什么不恰当的,但从教育的角度,这样做就容易被普通同学看成是“厚此薄彼”,一旦这种不好的认识产生,辅导员再想与这些同学“亲”近一些就不可能。这种德育资源的流失是十分可惜的。有效保持这种平衡,即是将学生干部和需要关注的普通同学都列为关注点,以这些点带动全体同学的面,就不会在学生中产生不平等的失衡心理。[5]
    四、积极地利用利益关系中的德育资源
    思想教育工作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人利益。不能要求学生在损害个人利益的基础上为班集体工作。班集体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每个成员都能得到最大发展,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因此,班集体的利益和同学个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正确地处理好班集体和同学个人的利益,就会有效地调动同学的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功能。因此,这种利益关系中也客观地存在着德育资源,积极地利用这种资源对于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是毋庸质疑的。
    说起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道理很简单,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并不这么看。比如为班级工作了,“我”损失了时间和精力,而那些没有为班级工作的同学却把自己的学习成绩搞上去了,在学年综合测评的时候“我”就很可能吃亏。所以,很多同学在低年级的时候还愿意为班级工作奉献,到高年级的时候就不大愿意干了,甚至有些同学在回忆自己低年级的学习生活时还觉得自己很傻,我们也听到高年级的同学居高临下地说低年级的同学,“一看他们那样的热情就知道是低年级的。”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就是因为他们应该得到的利益没有得到。什么利益?我们认为,不是综合测评的名次,而是应该给予的肯定性评价。
    就学年综合测评来说,德育方面的评价主观性很强。常常表现为辅导员了解的同学分数就高,不了解的就不高,为班级做了很多事的同学,可能因为某件事情干的不好也没有高分,所以几乎每年的综合测评都是伤害学生心灵的一次炼狱。问题在哪里?一是我们的评价标准不科学,二是辅导员和学生都没有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学生的利益。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为为自己的利益呼吁是一件很不好意思的事情。“我”为集体做了事情,如果“我”提出来要给予应有的承认就很不合适,别人看来也觉得不那么高尚,至少评价不是积极的。当然,我们应该提倡无条件地为集体利益做贡献,但如果“我”作了贡献,集体却无动于衷,这是不是有点不正常呢?既然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性上是一致的,那么,在“我”为集体的利益而努力的时候也满足了自己的利益,这不是很好的事情么?不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吗?一个人的品质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较为充分地表现出来的,因而他的德育水平就应该是可以被量化的。尽管不能十分准确地进行对应量化,但是,应有的记录和肯定性的评价应该无条件地表现出来。对于辅导员来说,对于学生德育水平的积极评价就是拿在手中的德育资源,学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后获得应有的评价,才真正实现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完美统一。实现了这种统一,就能够很好地调动同学的积极性,更好地为班级工作服务,在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质,思想教育的工作也必然会得到正面的评价,提高实效性就不是一句空话。这种良性循环就是德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收稿日期:2007—02—26


【参考文献】
    [1] 常立飞.我国德育资源配置现状、原因和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2004:149—155.
    [2] 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
    [3] 凌有江,胡传健.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4] 董建江,赵超.思想政治工作艺术[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5] 黄希庭,徐凤姝.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