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重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价值和定位

发布时间:2014-05-15浏览次数:397

 【作者简介】陈桂蓉,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亲和力一词源于化学和生物学术语,后逐渐引入到社会科学,尤其在心理学、教育学上被广泛使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亲和力”的解释是:两种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相互作用的力。[1]在心理学上则将之定义为,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出来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教育对象所具有的亲近、吸引、融合的倾向或特征,以及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产生的和谐感、亲近感、趋同感。本文将以此为基点,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一、亲和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与价值
    (一)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基石
    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的知识教育不同,它是人类价值认识的结果;而价值认识也不像科学知识一样是由认识的客体决定的,它主要依赖主体自身的能动性,进而实现主体和客体统一的目标。因此,如果以人为中心项的话,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外部作用。然而,外部的作用并不一定都能引起主体的充分反应,主体的充分反应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指出,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大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西方学者托尔曼(E.C.Tolman)也认为,刺激是自变量,反应是因变量,在刺激与反应中间还有认识、期望、目的等作为中间变量,虽然它们不能被直接观察到,但它们是行为的实际的决定因子。因此,他提出必须把S-R理解为S-O-R关系(其中S代表信息刺激,R代表接受反应,O代表有机体内部心理活动)。[2]从恩格斯与西方学者阐述的外部刺激促使主体产生实际行动的“运动图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体产生良好反应正是以主体的内心活动(即“中间变量”)作为重要条件的。所以,作为一种外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要产生良好的效果也必须注意充分发挥“中间变量”的效能,才能使教育对象接受特定价值观念并内化。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实践必须具有吸引力和融合力,从而使教育对象在情感度量时具有亲近感,我们的教育实效性才能彰显;相反,如果我们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具有吸引力、亲近感并与教育对象处于和谐状态,教育的成效就很有限。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思想道德形成过程中的外部因素,其作用的发挥并不是简单的“靶子模式”即“刺激——反应”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产生的是“复合效应”,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有或无、强或弱,均成为思想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当教育实践与教育对象相宜,具有亲和力时,则教育活动呈正效应;反之,则产生负效应。这就是说,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二)社会转型期突显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时代价值
    1.德育生态的变迁呼唤亲和力。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转型的时期。我们的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及在价值观上都已经或者正在发生深刻的变迁。同时,各种新兴因素也不断呈现:传统的“熟人关系”进一步被“生人关系”打破;网络虚拟环境、传媒环境、竞争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彰显;大众文化也进一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如此种种的变迁是我们所面临的环境,也是全新的德育生态。德育生态对教育的影响是多样的:一方面,多元的德育生态形成价值和行为标准的多元。在这样的变迁中,价值和行为标准需要重新确立,正如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所说:“转换的每一个片段都倾向于变成一种认同危机,并且个体常常会通过反思来认识这种危机”。[3]也就是说,在价值范式解体与重构的德育生态中,个体价值确立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正确的“参照系”。另一方面,作为影响人思想道德形成与发展的外部因素——环境,通过“反复强化、综合强化和累积强化”[4]5对人的思想和心理发生着作用。在人的思想道德形成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和环境都是影响其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外部条件,它们共同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由于二者在性质与作用方向上可能存在着差异,因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即:同性同向强化和异性异向消解。[4]98为了避免环境强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所形成“耗散力”,我们要努力挖掘多元环境中的积极因素,争取达到“同性同向强化”的效果。避免另一种消解作用的产生。因此,面对德育生态多元与环境作用强化的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具有亲和力,才能使教育对象在选择、权衡中确立正确的“参照系”;否则,在与各种价值的碰撞中就有可能落于下风,从而影响其导向作用。
    2.主体意识的张扬呼唤亲和力。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加入WTO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变革。这种变革对人们的思想道德领域形成了巨大冲击:第一,主体意识的张扬。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建设,以一种难以抗拒的物质力量使人们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并以极其明快的方式使人们认识到自我的存在,认识到自我的自由、权利、利益、尊严、责任、风险等。第二,开放务实精神的彰显。当今,市场经济所遵循的平等交换等法则正逐渐转变为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内在标准,重务实、轻空言、重平等、轻权威的理念已成为当代人的强烈共识。而纵观我们多年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始终将教育者当成教育实践的主宰,在信息的收集、剪裁和舆论的导向把握上拥有绝对的权威。比如,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扮演着宣传者、撰稿人、新闻评论员的角色,学生则是无法将自己的疑问和观点进行大胆沟通与交流的被动的受众。所以,面对主体意识的不断彰显,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性被放大,其滞后性进一步突显。作为必然结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进一步弱化,例如:表面的顺从和认同掩盖了教育对象内心的困惑和矛盾;直率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导致教育的冲突和不和谐状态。这种弱化倾向是多方面的,后果也是严重的。
    “教育作为社会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适应社会发展的、成功的、理想的教育必定是和谐的教育。”[5]思想政治教育相对滞后的、弱化的僵局应当被具有亲和性、吸引性、融合性的“和谐教育”所打破。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充分张扬亲和力,让人们彼此相互信任、相互亲近,才能真正调动主体的能动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状态,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作用。
    二、反思中的重构: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定位
    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高校德育亲和力是指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者以自己特有的素质,通过优化德育环境,创新德育观念和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和德育评价机制,在德育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亲近与结合的力量,一种心理需求能力,一种感染、凝聚、吸引、感召的力量。具体表现为德育施教主体(德育工作者和工作组织)与受教主体之间相互亲近的动机和相互亲近的行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亲和力,既是指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各种努力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彰显出来的独特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又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品格。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是指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之间的信任感和凝聚力。
    上述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界定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因素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这样的认识是必要的,因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对范畴是教育实践的核心范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集中体现。然而,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只包含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还包含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手段、教育情境等互联互动的要素。因此,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释义与界定也必须由一个维度向多个维度转换,即我们不能仅仅在一个平面上考察,而应进行立体的、互动的考察。
    (一)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层次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有层次之分的,即表现为内在亲和力和外在亲和力两个层次,是内在亲和力和外在亲和力的辩证统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亲和力就是真理的力量,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根本发生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求真,是每一个理性的社会人之人生发展的内在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的力量与人的需要是内在地吻合的、亲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真理性对于人们来说,它具有内在的感召力,这种感召力作为本质力量,指导着人们人生实践活动的提升和丰富。而且也正是这种本质力量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不是迎合力,不是粘合力,而是具有方向性的引导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亲和力就是将真理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及表达方式,具体体现为人格的魅力、教育艺术的表现及过程的和谐等。外在亲和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是真理传导的必要方式。因为真理作为理性认识的成果,其表现形态往往是抽象的、严肃的,外在亲和力的作用就在于帮助人们撩开真理的面纱,微笑地引领人们步入真理的殿堂。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这两个层次是相互关联的。其中,内在亲和力决定了外在亲和力,而外在亲和力则展示和表达了内在亲和力。这两个亲和力的区分又是有意义的,它突破了以住人们仅仅将亲和力定位于一种工具性价值的局限,而彰显了其内在的独立的真理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要素与过程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要素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教育者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是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人们首先感知和体味的是教育者的为人、处事、学识、教养等进而决定对教育者所教内容的态度。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最直接表现为教育者亲和力。与此同时,教育对象的亲和力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因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对象是双重身份的统一体。对于教育者的施教活动而言,教育对象表现出客体身份的一面,……。在接受、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过程中,教育对象则以主体的身份出现,他自觉能动地以主体视角体察教育者的实际活动及其所表达的意义,以自己的认知图式诠释、选择、内化教育者所传递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通过自己的实际活动来实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所具有的行为指令意义。”[6]
    毫无疑问,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中必然包含的内容。因为,这两个要素是“人”的要素,是能够表达情感、具体展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亲近、相互吸引的状态的要素。但是,如果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认识仅限于此,那么,还是不深入、不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要素还应包括“物”的要素,即还应体现为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手段、教育情境等方面的亲和力。教育内容的亲和力如上所述属于真理的力量,属于亲和力的内在层次。而教育方法与手段、教育情境等要素虽然不能直接进行情感表达,但它们却实实在在发挥着吸引或排斥、推动或停滞、促进或促退等“力”的作用。如文明的社区环境、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等良好的教育情境与教育的内容、教育者的人格魅力相结合,其产生的亲和力就强。而不良的教育情境下,尽管内容的真理性再强、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再大,其作用力也会相互排斥,使思想政治教育收效甚微。以往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定位上重视“人”的要素,忽视“物”的要素;或者说是没有将“物”的要素提升到亲和力的必备要素上去认识,导致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忽视教育的客观条件,这种倾向应当得到扭转。
    必须说明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诸要素并不是分散无机的,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正是各要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其合力的最终体现。
    2.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过程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要素的分析只是从静态让我们了解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构成。然而,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鲜活的、动态的。这就意味着还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作为一个过程来考察。如果说,静态的分析是从空间维度把握了亲和力的话,那么,作为动态的分析,则应突破空间维度的局限从时间与空间交互作用的过程加以把握。鉴于此,我们将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过程及互动状态作进一步的分析,如图1所示:
    {G2R101.JPG}
    图1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过程及互动状态图
    注:空间维度S(Space),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以内在亲和力为核心,由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但又是相连的、互动的要素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正是它们“协同”作用产生出来的“合力”。时间维度T(Time),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动态的,随着教育实践的展开而丰富;而且其作用力也是由表及里逐步发展的过程。
    作为一种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就必须考虑更多交互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教育者传递的思想道德价值与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的分化与整合;教育者所传递的内容与环境影响的消解与强化;真理的力量与教育者的人格力量的吻合与错位;教育的过程及机制与内容的“协同”与否等。而作为这个过程的结果和终点,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又表现为对受教育者的引导力、转化力,即结果的亲和力。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亲和力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社会目的的实现,促进教育对象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满足了社会的相应要求。第二,个人目的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传递的价值观念被教育对象所接受,成为个体活动的价值标准。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正是在各要素空间上的动态结合和时间上的持续发展的“三维”结构中层现其吸引、融合的能力和水平的。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各种努力传递价值体系的过程,也是教育对象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内化并践行社会价值要求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亲和力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寻找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协同”点。正如前文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客体和主体双重身份的统一体:作为客体是教育者面对的教育对象;作为主体又是将这种教育认同内化的主动力量。所以,过程亲和力的实现需要找到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协同作用的点,即在哪一点上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能够产生共鸣,从而激发相互亲近、相互吸引、相互融合的欲求。而这种“协同”点的确定不是孤立的,它必须结合教育内容的深浅、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多寡、教育情境的良莠等具体条件而定。此外,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是“活”的要素,他们的“协同”水平也影响到其对其它要素的支配。因此,过程亲和力充分发挥的关键就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协同”。
    第二,寻找过程的连贯性。就空间维度而言,各种亲和力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匹配可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合力”。但是作为一个过程,是离不开时间维度的。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具体的实践活动,它在展开的过程中将会受到来自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干扰,如主体的身心变化、客体的环境变化等,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发挥还需要时间、过程的检验、调整和补充,使之有一个纵向的连贯性。当然,我们这里指的连贯性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指教育过程前后衔接成一个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同时,一个过程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个过程的开始,在下一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亲和力将得到进一步的连贯和延续。
    收稿日期:2006-10-01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2.
    [2] 莫雷.20世纪心理学名著[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22.
    [3]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174.
    [4] 李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5] 梁崇科.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和谐教育[J].教育探索,2006(1):.46.
    [6]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