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论大学生校园社交网络的三重机制

发布时间: 2017-10-18      访问次数: 246

[摘要]大学生的校园社交网络作为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桥梁和纽带,对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校园社交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三重内在的机制,表现为校园社交网络为大学生提供具有相对优越性的信息媒介,促进大学生群体交往的内聚力,承载校园文化在互联网上积聚而成的认同空间。在当前社交网络创新发展的形势下,分析和把握大学生校园社交网络的内在机制,对于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社交网络;机制

社交网络的广泛应用促使大学生信息获取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调查研究显示,一种基于校园社交网络基础之上的大学生信息获取与传播的“三明治型”模式正在形成。其最底层结构是信息技术网络,中间层是人际关系网络与信息技术网络相融合而形成的社交网络;最上层是丰富的网络文化内容。[1]大学生的校园社交网络作为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桥梁和纽带,对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从20世纪90年代的校园BBS到今天的校园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社交网络,虽然其媒介形态历经十余年的发展演变已经大为改观,但是其中“变化中的不变”就是校园社交网络的稳定存在。探究其内在机理,大学生校园社交网络的形成,正是大学生群体、校园社区网络媒介以及校园网络文化这三个基本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产物。在当前社交网络创新发展的形势下,分析和把握大学生校园社交网络的内在机制,对于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加强和改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注意力:校园社交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具有相对优越性的信息媒介

作为信息时代的媒介形式之一,校园社交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报纸、广播、电视以及新闻门户网站的信息途径。从媒介选择和使用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在信息获取上选择校园社交网络作为主要途径,说明校园社交网络相比于其他各种媒介形式具有信息传播上的优越性,能够对大学生的信息注意力和媒介使用行为产生更大的吸引效果。在相关的媒介选择研究中,社会呈现理论、媒介丰富度理论等都说明了媒介特性是影响人们媒介选择行为的重要原因。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校园社交网络媒介的优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校园社交网络媒介为大学生获取新闻信息提供了极大便利性

体现在大学生在信息接触、浏览新闻、获取观点等方面的快速和及时。在校园网络建设发展之初的校园BBS时代,大学生习惯于登录校园网络获取信息,因为校园网络中的学校新闻网站和校园BBS在使用上比较方便,登录速度比较快,而访问校外的专业新闻网站和综合门户网站不但需要通过校园网用户登录系统,而且访问速度也相对要慢一些。在浏览新闻方面,各个高校的校园BBS上都开设有新闻版,其文本阅读界面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快速翻阅各条新闻,阅读效率较高。在了解时事热点方面,大学生通过校园BBS的“热门话题”就可以非常快捷地了解到当天的热点事件和重要新闻,获取“最新最快的消息”,而且还可以通过版面的各种评论性信息内容得到多种不同观点。

时至今日,智能手机成为信息世界的主要终端,手机微信无时无处不在连接着大学生们,随时随地给他们带来新的信息,而且,基于微信朋友圈的社交网络传播能够形成一种强大的信息过滤机制,交往主体之间的彼此分享、评价、转发、推荐等信息行为,帮助大学生们在“信息超载”的网络空间找到了一种有效的信息选择与过滤方式,便于他们快速地了解自己周围的热点事件和新鲜信息。可以说,移动新媒体与社交网络建构了一个全方位的信息传播网络,覆盖着大学生几乎所有的活动领域,并为他们提供了有效的信息过滤和采纳渠道。

(二)校园社交网络媒介形成了大学生人际连接的纽带性

在信息网络与人际网络互动融合的作用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群体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校园社交网络媒介的交互特性使得大学生之间可以实时地进行讨论和交流,实现信息共享,并可以通过网上问答直接获取其他同学的信息帮助。

在校园论坛中,无论是社会信息类版面、还是学术科技类版面,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大学生在网上提出自己困惑的问题或者希望了解的信息后,很快就能够得到其他同学的热心帮助,对问题提出见解并把相关的资料发布在网上,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还会引来更多网友的关注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形成一种良好的相互讨论、信息共享和合作学习的网上交流氛围。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基于校园社交网络的信息互助和共享机制在大学生的学习科研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加大,形成了一个信息支持和情感共享的人际网络。这是校园社交网络媒介与校外各类媒体比较而言的重要优势。

正是校园社交网络融合了人际网络与信息网络,其交互性、共享性等表现得非常突出,如微信群中的问答模式可以及时、快速地帮助网络使用者获取相关信息;与此同时,社交网络以人际纽带作为信息媒介增强了信息的传播力,尤其是微信网络多是基于强关系的私人纽带,这赋予信息交互的信任基础,降低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门槛成本,增强了传播效果。

(三)校园社交网络在信息内容方面的综合性和多样性能够有效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首先,校园社交网络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校内外的重要信息和热点事件。如校园BBS的热门话题或微信朋友圈中刷屏的“爆款”文章,其内容既包括了校内的各类新闻信息,也有大量校外的热点事件和重大新闻。通过校园社交网络,大学生可以很快获取到校园内外的重要新闻,对自己周围环境中的主要事件有一个基本了解。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尔提出传播活动的功能之一就是监视环境,信息媒介要把社会现实状况及其重要发展准确客观地反映出来,使得人们及时了解周围环境的变化。对于在校园内学习生活的大学生而言,校园社交网络对于校内外重要新闻的全面反映无疑为他们了解周围环境中的重要事件提供了一种及时有效的信息途径。

其次,校园社交网络的新闻信息来源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校园论坛在新闻信息来源的广泛性上超越了校外的各类新闻网站和综合门户网站。如校园BBS的新闻版采取的是以网友转载张贴为主要方式的新闻发布机制,在不违反版面文章管理办法的条件下,任何网友都可以在新闻版上转载张贴新闻信息,而微信朋友圈转发的文章更是来自于各个微信用户订阅的微信公号,由于每位用户的个人兴趣和关注点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微信朋友圈的内容是非常丰富多样的。因此,校园社交网络的信息内容既包括了校园媒体的信息发布,也包括了大量国内外新媒体的新闻内容,使得大学生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取来自于各类新闻媒体的信息内容。

二、群体凝聚力:校园社交网络促进了大学生群体交往的内聚力

网络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传播的工具,更形成了以互联网为中介的社会交往网络。MIT高级研究员大卫·克拉克提出:“把互联网看成是电脑之间的连接是不对的。相反,网络把使用电脑的人连接起来了,互联网的最大成功不在于技术层面,而在于对的人的影响。电子邮件对于电脑科学来说也许不是什么重要的进展,然而对于人们的交流来说则是一种全新的方法。互联网的持续发展对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一个技术上的挑战,可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我们来自哪里,不能忘记我们给更大的电脑群体带来的巨大变化,也不能忘记我们为将来的变化所拥有的潜力。”[2]162-163万维网创始人蒂姆·伯纳斯——李更为明确地说:“万维网与其说是一种技术的创造物,还不如说是一种社会性的创造物。我设计它是为了社会性的目的——帮助人们一起工作——而不仅仅是设计了一种技术玩具。万维网的最终目标是支持并增进世界上的网络化生存。”[3]124可以说,网络的重要价值在于促进了人与人之间更加紧密的连接。对于现实中的社会交往群体而言,其映射到网络空间中的虚拟社群反过来对这个群体在现实中的交往关系本身能够产生促进和强化效果。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社交网络不但使大学生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得以增加,但更为重要的是增强了大学生群体内的互动关系和交往活动。当前,大学生不但充分利用校园BBS、微信公众平台等开展校园活动,建设网上集体、营造校园文化;而且基于微博、微信自媒体的弹性社交平台建立了大量多样化的校园交往社群,如微信上的“雷达加好友”“面对面建群”“附近的人”“摇一摇”“漂流瓶”及二维码的“扫一扫”等功能所实现的弹性社交网络,使得大学生社交行为更加即时便捷、活跃广泛,社会关系更加丰富多样。可以说,校园社交网络为大学生群体的交往活动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基本场所,丰富和强化了大学生群体内的人际交往网络。

(一)现实学生组织的发展与校园社交网络具有良好的互动作用关系

现实学生组织包括了大学校园中的班集体、学生会、共青团组织以及各类学生社团协会等。一方面,这些现实学生组织把校园网络社区作为组织建设的载体和平台。随着学校教学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活动场所逐渐分散化,如选课制分散了同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场所,慕课等在线课程平台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公寓式住宿也使得原来以院系、班级作为住宿单位的格局发生着根本的改变,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越来越广泛多样,个人活动空间和交往对象也变得广阔丰富。因此,大学生的学习场所、生活场所以及社会交往空间的多样化发展使得学生组织开展现实集体活动的成本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利用校园社交网络进行联系与沟通,则节省了大量的组织工作成本,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和组织的成效。例如,易班等电子校园建设促进了组织班级活动的便利性,微信朋友圈增强了日常人际联系的频率,QQ群成为学生社团加强组织沟通的重要手段,基于校园社交网络的组织建设和集体活动成为学生组织的工作常态。

另一方面,校园社交网络促进了学生组织的内部沟通,增进了组织成员之间的交往关系。传播学研究认为,以计算机网络为中介的人际沟通由于具有交互性、匿名性等特点,有助于交流中真实充分的意见表达和及时的信息反馈,从而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4]436通过校园社交网络,大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个人意见和观点,平等地参与组织内部事务的讨论,在这样充分沟通的过程中,组织成员相互之间的人际沟通与相互理解得以深入,并增强了对组织的归属感。如高校易班平台中的电子班级社区使得每一位班级成员都可以通过参加班级事务的讨论实现对集体建设的参与,从而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一些辅导员与学生通过网络方式进行思想沟通也是充分利用了网络交流的特性,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效果。

因此,校园社交网络所产生的对学生组织内人际互动和组织沟通的良好促进作用,使其成为学生组织建设与发展的有利条件,加大了学生组织建设与发展对校园社交网络的依赖性。

(二)大学生网上交往群体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校园社交网络

这个交往群体指的是大学生基于网络的人际交往所形成的网友群体,如校园BBS或校园论坛上的各类网友群体。曼纽尔·卡斯特对网上群体的表述是“虚拟社群”,认为“虚拟社群是人际的社会网络,大部分以弱纽带为基础,极度地多样化且专殊化,但也能够由于持续互动的动态而产生互惠与支持。”[5]446我们对于校园社交网络的观察和分析中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如校园BBS上数量不断增长的版面以及各种类型网友聚会活动的频繁出现,显示出校园社交网络承载着大量以不同关系纽带结成的交往群体,如以共同兴趣爱好而形成的交往群体、以相似的生活经历或共同学习生活目标而结成的交往群体(例如课余兼职工作的学生、正在准备出国考试的学生、正在毕业找工作的学生等)、以同乡关系而形成的交往群体、以及那些以纯粹交友为目的网友群体等(例如水木清华BBS上鹊桥征友版、南大小百合BBS上的百年好合版等)。这些网络群体一般是自发形成的,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他们的人际交往活动不但在网上进行,并能够在版主等骨干成员的组织下到现实中开展聚会交流活动。

对于大学生而言,随着年级的升高,人际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对校园网络社区中交往活动的参与度不断增加,而网上的这些人际交往群体可以给他们带来信息、娱乐、情感支持、伙伴关系和归属感,因而逐渐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这些基于校园社交网络的交往群体的形成和发展,校园社交网络在大学生交往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显著,成为大学生保持和发展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场所。

总的来看,校园社交网络不仅与现实中各类学生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互动作用的关系,而且催生出大量的多样化的校园虚拟社群。马克思曾强调说:“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6]221可以说,校园社交网络把校园社区中的各种社会联系和关系进行了增进和强化,它加强了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增大了他们日常交往的紧密程度,凝聚了校园群体的归属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校园社会场域。而这种在人际交往上对校园社交网络的依赖和不断增强的群体归属感则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对校园网络文化的认同,促进了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的形成。

三、文化认同力:校园社交网络承载校园文化在互联网上积聚而成的认同空间

马克思关于“两个尺度”的论断指出,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特殊性就表现在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尺度去选择、评判外界,并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网络空间是人类崭新的实践领域,人的自觉性、能动性和自主性在这一空间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宏观的层面来看,互联网作为一种联接全球的信息技术,打破了时间、空间对人类认识活动和交往活动的束缚,使得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从微观的层面观察,网民们在交往实践中是自主地选择和建构自身的网络社会关系。许多地方性的共同体是借助于信息传播技术来努力整合本区域内的地方认同、保持和突出本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独特性、维护自身的历史传统、共同利益和发展目标。曼纽尔·卡斯特认为网络社会中文化社区的形成是一种防卫性的反应,正如他所说:“主体的建立是公社/公共/社区抵抗的延长…在网络社会中,如果计划性的认同终究能够发展起来,那么它就是从社区拒斥产生的。”[5]9,75伴随着信息跨国家、跨文化广泛传播的过程,人们为保持地方文化认同的努力也在进行。当网络信息传播使得人们强烈地感受到外来文化冲击的同时,网络信息媒介同样被地方共同体用来重申地方文化和保持地方认同。

网络社会的研究者们所阐述的这一规律性发现同样可以用来阐释互联网信息大环境中所形成的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1994年国际互联网进入我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最早实现了校园网建设并接入互联网,大学生成为最早使用互联网的社会群体之一。而当时我国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是由社会网站所主导,无论是新闻信息内容还是网上社区的讨论话题,都是以社会的大众文化为主体,反映大学生学习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并不多见。可以说,校园网络信息空间被来自于社会网站的信息内容所占领,大学校园文化在网络空间受到社会大众文化的强烈冲击。

由于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同质性很强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在年龄阶段、心理特点、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都比较接近,因而也有着较为一致的文化需求,校园文化正是大学生生存方式和精神生活的典型反映。因此,作为应对社会大众文化冲击、在网络空间保持和发展校园文化的一种“防卫性反应”,大学生们主动行动起来,基于校园网络建设他们自己的精神文化空间。1995年8月水木清华BBS得以建立,作为我国教育科研网上最早的一个由大学生自发建立的校园BBS,它吸引了一批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并产生了最早的一批大学生网友群体,这是高校校园网络建设初期大学生的一块网络文化空间。

随着高校校园网络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校园BBS、学生门户网站、大学生博客、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以及学校官网、官微、官博为主要形式的校园网络媒介在各高校逐渐发展起来并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了形式多样、功能完善的校园网络媒介群,成为网络信息空间中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在此基础上,大学生在学习活动、信息获取、人际交往、课余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逐渐实现对校园社交网络的充分利用,基于校园社交网络而形成了新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文化生活方式,由此,校园文化在网络空间积聚起独特的信息场域,凝聚了大学生的群体归属感和文化认同,赋予了校园社交网络的独特价值。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个性心理特点在校园社交网络空间得以充分展现,如青年群体所特有的开放思维方式、强烈的创新意识、平等观念和参与意识、丰富而又多变的情感等都在校园网络文化中明显地表现出来,这些思想和观念形态的内容使得校园社交网络空间具有了显著的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文化特征。

正是基于校园社交网络,大学生们在互联网上建构出属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交往场所,创造和发展着属于自己的网上精神文化空间。因此,校园社交网络作为校园文化在网络空间得以保持和发展的主要载体,发挥出吸引和凝聚大学生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空间的本质是实践的。空间是一种社会性存在方式,凝聚着社会关系,体现出社会文化。校园社交网络作为整个互联网空间中一个独特的信息场域,在信息内容、信息传受主体及其主要网络行为上都明显地表现出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从这个角度来看,校园社交网络就是校园文化在多样化的互联网信息环境中得以保持和发展的产物,是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张瑜,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息传播结构的变化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6,(1)

[2]郭良.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英]蒂姆·伯纳斯·李,等.编织万维网:万维网之父谈万维网的原初设计与最终命运[M].张宇宏,萧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4][美]约瑟夫·瓦尔特.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非人际性、人际性和超人际性的互动.常昌富编选,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5][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久,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