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特征及其优化

发布时间:2016-09-09浏览次数:462


高校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特征及其优化

   作者:张筱荣\ 陈九如\华秀梅     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思维主体、思维对象、思维方法是关涉高校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的基本要素,虚拟性、发散性、共享性和超越性是高校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辩证性、系统性和精准性是优化高校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的基本要 求。具体而言,需要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转变,即由封闭型思维方式向开放型思维方式、由静态型思维方式向动态型思维方式由趋同型思维方式向求异型思维方式由单向型思维方式向多向型思维方式由保守型思维方式 向创新型思维方式转变。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特征;优化


  不仅“每个时代的理论思维”是“历史的产物”,任何一种思维方式都会带有那个时代的特质。网络思维方式实际上是人类一般思维方式在网络时代的独特表达。高校辅导员身处网络社会, 在运用网络技术开展学生事务管理的过程中,必然也会受到网络思维方式的影响。因此,优化高校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对于提高辅导员工作效率、提升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一、高校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及其特征

高校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是相对于传统思维方式而言的。传统思维方式是辅导员在现实校园学生事务管理中所形成的具有现实性、收敛性、封闭性等典型特征的_种思维方式。网络思维方式 不同于传统思维方式,它是辅导员作为思维主体在 网络技术基础上运用定的思维方法接受、理解、反映、加工思维对象的思维结构模式。思维主体、思维对象、思维方法是构成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的 三个基本要素。其中,思维主体是具有一定认知能力及稳定思维结构的人,思维对象是能被思维主体识别的客观事物,思维方法是思维主体对思维对象 进行加工制作的手段或办法。与传统思维方式相比,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体现出了鲜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虚拟性

传统思维方式植根于现实性,是指向现实社会 的思维方式。而网络思维方式却是一种虚拟性的思维方式,它可以把思维中的过去、现在、将来的现 实性与人脑中的非现实的可能性(甚至不可能的可 能性)都融会入一个共同的虚拟时空中,12并对这些事物进行各种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的组合,演绎着人类思维如何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在网络时代的学生事务管理中,这种虚拟性的思维方式可以帮 助辅导员再现许多学生事务管理中没有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准确、细致地分析各种情况和问题,从而提高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预见性。

  1. 发散性

传统的思维方式具有明显的收敛性特征,这种 思维方式习惯于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的 细节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逐步引导到_个条理化 的逻辑序列中去,从而得出_个合乎规范的结论, 其过程缺少创新性。而网络是建立在拓扑结构基础上的,其发散性的传播方式也在辅导员的思维方式上打上了烙印。它使得辅导员在处理网络时代的学生事务时,不再固守过去那种收敛性的思维方式,而是灵活采用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时会沿着多个不同的方向向外扩展,从而产生多种可 能性的解决方案。

  1. 共享性

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由于技术、利益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共享性思维较为欠缺,信息资源往往处于零散、割裂的状态。而网络世界的信息资源,是人类智慧的共同创造物,产权分配显然不是理性选 择,共享才是最佳途径。具体到学生事务管理工作 来说些辅导员通过博客、QQ群、微博、微信等网 络媒介,突破学校和地域的限制,相互交流工作经验,主动上传对开展学生事务管理有帮助的各类资料,及时回答辅导员同行以及学生的网络提问,为他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难题。这些都是思维方式共享性的生动体现。

  1. 超越性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 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 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 界,人的智力程度就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H 这个论断表明了人的实践方式决定了人的思维方 式。网络时代的学生事务管理实践超越了传统工 业经济时代物质时空的限制,使得辅导员的思维方 式具备了超越性的特征。一些辅导员敢于在思维 方式上打破原有定势和偏见,对学生事务管理进行 重新思考,提出了许多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新方 法、新举措,有力地促进了网络时代学生事务管理 工作的开展。

二、优化高校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的 基本要求

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_旦形成并定型化,就在 其思想观念中表现为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观念体 系和思维逻辑系统等,成为辅导员认识和实践活动 的内在机制的重要内容,规范着辅导员的各类行 为。新时期辅导员工作环境的变化,需要进_步优 化辅导员的网络思维方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 要有辩证思维意识,掌握辩证思维方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 的,事物的内部矛盾运动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必 须要坚持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问题。在 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世界已经连接为一个‘‘地球 村”,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愈加紧密,如果辅导员还用 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去处理学生事务管理中存在 的问题定会举步为艰。因此要适应网络时代的 发展需求,学会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中去 认识学生事务管理问题。首先,要科学认识思想教 育、班级管理、勤工助学、就业指导等诸多常规学生 事务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深刻了解学生事务的基础 上制定正确的管理策略。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 待学生事务管理。学生事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辅导员需用发展的眼光 看待这项工作,始终与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同步前 进,提高自身学生事务管理水平。再次,要用全面 的眼光看问题。分析学生事务管理问题时,既要看 到有利的面,也要看到不利的面;既要看到积 极的影响,也要看到消极的影响;既要看到存在的 机遇,也要看到蕴含的挑战。

  1. 要有系统思维意识,掌握系统思维方法

网络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校园中学院之间、

专业之间、班级之间的隔阂,把整个校园连接为_ 个‘‘网络共同体”。工作在网络环境中的辅导员,必 须要掌握与之相适应的系统的思维方式。这种思 维方式要求辅导员在处理学生事务管理问题时要 树立起从整体出发看问题的思维方式,把整体看成 是由部分构成的但在性质和功能上却又具备了全 新特征的复合体,即整体不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 整体应大于部分之和。系统的思维方式是人类思 维方式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变。系统论创始人 冯•贝塔朗菲LudwigVonBertalanffy)曾经指出, 现代技术和社会已变得十分复杂,传统的方法已经 不再适甩“我们被迫在一切知识领域中运用‘整 体’或‘系统’概念来处理复杂性问题。这就意味 着科学思维基本方向的转变”。H系统的思维方式 一旦形成,将会使得辅导员在处理各类复杂的学生 事务管理问题时能够保持大局意识,着眼长远。工 作时能够区分层次,既有总体目标,也有具体的任 务分解。系统的思维方式还将会使辅导员在开展 工作时更加注意团队合作,更加注意协调校内各种 管理资源,更加注意协同创新,实现学生事务管理 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1. 要有精准思维意识,掌握精准思维方法

精准思维是一种务实性的思维方式,它强调精 细和准确,要求辅导员能够在具体的细节问题上解 决问题,反对大而化之地开展工作。习近平_向重 视精准化做事方法,他指出:“要从细节处着手,养 成习惯。如果对工作、对事业仅仅满足于_般化、 满足于过得去,大呼隆抓,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问 题就会被掩盖。” 0这为辅导员开展网络时代的学 生事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即日常的学生 事务管理工作要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 更加关注细节,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对学生 进行辅导前,辅导员应牢固树立精准思维意识,把 精准作为工作理念,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知道学生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关心什么,6在此基 础上拟定精细化的辅导方案。开展工作时应注意 运用精准的思维方法,遇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在每一个细节处坚持标准、严格程序。要重视“思想咨商”技术的运用,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帮助学生 消解思想症结、去除精神痛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 的人文关怀。

三、优化高校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的五个策略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思维方式在辅 导员工作中的作用将会越发凸显,成为提高辅导员 工作效率、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思维方式。 为了进_步优化高校辅导员网络思维方式,当前要 逐步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由封闭型思维方式转向开放型思维方式

过去由于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局限,辅导员 的开放意识不浓,思维方式封闭性较强。开展学生 事物管理工作时往往把自己局限于本院、本校的范 围,较少考虑到校外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变化。网 络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社会的时空界限,使得世 界各地的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在这种开放 性的网络环境下,人们必须要树立起_种与之相适 应的开放型的思维方式,如此才能不断吸收和消化 外界信息,产生新的想法和观点,以求生存和发展。 辅导员从封闭型思维方式转向开放型思维方式,关 键是要打破封闭的思维定势,增加思维的广阔性。 开展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时不仅要看看本班级、本专 业、本学院,还要看看其他的班级、专业和学院;不 仅要看看本校的学生事务管理,还要看看国内其它 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不仅要看到国内,还要看到 国外。不仅要看到过去和现在,还要展望未来。从 各种对比分析中寻找差距,不断在思想上推陈出 新。此外,还要注意把思维中归纳法和演绎法结合 起来,改变一切从书本经典理论出发,单纯进行演 绎的方法,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陈旧的框架内。要 敢于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学生事务管理工作 的新理论、新方法,不断丰富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 作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由静态型思维方式转向动态型思维方式

静态型思维方式习惯于用静止的观点和方法 分析和处理问题,容易使人思想僵化,不思进取,在 实际工作中不唯上就唯书,往往导致因循守旧。动 态型思维方式的出发点是变化。它要求在思维过 程中,对思维进行动态的调节和控制,因为,一切事 物及其内部要素都处在运动之中,因而思维的目 标、方向和程序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它必须紧跟客 观事物的变化而作出自己相应的反应。动态思维 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根据思维的 目标_边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_边能动地调整 思维方法,实现理想的思维结果。在日常学生事务 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只有敢于突破旧的思维定势, 以动态型思维方式开分析和处理学生事务管理工 作中遇到的问题,才有可能取得学生事务管理工作 的实际成效。因此,在网络技术发展和学生事务管 事实践的需求下,辅导员思维方式实现由静态型向 动态型的转变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由趋同型思维方式转向求异型思维方式

趋同型思维方式是思维方式趋向一致的思维 方式,这种方式的缺陷在于人云亦云,缺少独创性 的见解,不利于辅导员日常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开 展。求异型思维方式是与趋同型思维方式相对立 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认识活动过程中关 注事物间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现象和本质的不_致 性。要求辅导员能够在相似的学生事务管理中寻 找不同点,敢于提出新问题,新见解,不断探寻学生 事务管理的客观规律。如果辅导员对网络技术不 熟练,没有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前瞻意识,缺乏开 拓进取精神,只是跟在别人后面人云亦云,步步趋 同,就不能搞好日常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更谈不上 开拓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新局面了。因此,辅导员在 日常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 求异型思维方式。当面对学生事务管理中的疑难 问题时,要善于运用求异型思维方式,从多角度审 视问题,开拓思维空间,并特别注重从反向进行非 常规思考,通过分析、比较、推理,从事物存在的不 同方面提出新的问题,指出新的可能性,或者从同 _问题的不同角度提出多钟解决方案,从而更加深 入地把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规律。

由单向型思维方式转向多向型思维方式

单向型思维方式只有一个思维指向,一个思维视角和一个评价体系,从而只形成_种思维结果, 这种思维方式在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的表现就是 单一化、一刀切,辅导员对不同性别、性格、家庭出 身的学生只会从_个角度、_种方法去进行观察和 分析,因而难以真正地了解学生,难以有效地开展 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辅导员所处的网络环境是_ 个纷繁复杂的系统,每天都有许多新问题、新事物 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必须要摆 脱单向型思维方式的影响,树立起多向型思维方 式,从不同方向、不同途径、不同角度来观察同一事 物,寻求事物之间的多因果联系,以完整准确地反 映客观事物。总之,单向型思维方式使人因循守 旧,而多向型思维方式反对处理问题上的一刀切, 主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用多种方法去认识事 物,用多种标准去评价事物,用多种手段去处理问 题,因而能激发辅导员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事务 管理工作的效率。

  由保守型思维方式转向创新型思维方式

  保守型思维方式是一种只有继承、模仿没有创新的思维方式,习惯于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喜欢 用旧概念去揭示变化世界的新现象,不敢尝试,不 敢冒险,所以常常会葬送大好的创造机会。创新型 思维方式是与保守型思维方式对立的_种思维方 式,它以对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为基础,对事物进 行大胆的分析、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出与众不同的 结论。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创新是人类的 本性,同时也是推动网络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美 国学者迈克尔•海姆MichaelHeim)曾从客观角 度进行了评价,网络虚拟世界“应当激发想象力,而 不是去重复世界。但反思应该是哲学式的,而非重 复式的。”°8另一位美国学者迈克尔•沙利文•特 雷纳MichaelSullivan -Trainor)则从主观角度进行 了评价,在虚拟世界“我们所需要去从事的是集 中力量按我们的要求塑造现实。。°9网络虚拟空间 中的现实实际上是思维物化的结果。在高校曰常 学生事务管理中,网络的发展使得高校校园变成 ‘‘电子社区”,学生在多方面的横向交往中,“关系” 曰益增多,问题也相应增多。辅导员要有效解决这 些问题,必然要运用创新性思维才能完成。因此, 辅导员要在日常学生事务管理中努力训练自己的 思维方式,逐步实现由保守型思维方式向创新型思 维方式转变。

总之,一个时代的思维方式必须要与那个时代 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网络思维方式的形成是与网 络时代的到来密切相关的。网络时代的每_次重 大技术突破,在给社会历史带来进步的同时,必然 也会对人类思维方式产生重大影响。高校辅导员 应当深入地探讨这种影响,不断地优化自身的网络 思维方式,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变化,提高工作效 率,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329.

[2]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网络时代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275 -276.

[3]美冯•贝塔朗菲.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应用[M].林康 义,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2.

[4]王香平.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建设新 思路解读[N].中国青年报,2015 -06 -29(2).

[5]曲长海.服务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转型的思考J .思想政治 教育研究,2013(3):101.

  王习胜.思想咨商”及其中国式问题论要J .安徽师范大学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 :136.

[6]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 [M].金吾伦,等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142.

[7]迈克尔•沙利文-特雷纳.信息高速公路透视[M].程时 端,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19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