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高校心理育人策略

发布时间:2020-12-11浏览次数:1384


后疫情时代高校心理育人策略

陈新星

摘  要在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之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较之疫情爆发期间有很大的改善但也存在对复学之后学业的担忧、对居家时期身心状态的不满、对亲子关系的困扰等。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要直面疫情挑战因时而进及时梳理战疫心育资源把握“入脑入心”的教育良机因事而化探究疫情暴发期间心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认识和解决根源性问题因势而新让全员心理育人成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切入点。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疫情防控常态化高校心理育人


新冠肺炎疫情不但威胁着人们的躯体健康同时也考验着心智塑造着心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全国高校充分利用心理热线、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形式为大学生们提供远程心理服务帮助他们度过疫情暴发的艰难时期。20207月上旬,笔者与同事选取某沿海省会城市的一所211高校、一所省部共建高校1200余名非毕业班大学生作为被试以网络调查的方式了解他们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之后的心理状况以及对于全面开学复课相关问题的看法本文将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探讨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如何针对现阶段大学生心理的突出问题适当转化工作侧重点化疫情的“危机”为教育的“时机”以期更好地服务于“立德树人”的育人主旨和“战疫与生产两手抓”的发展大局

一、疫情常态化下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对于当前在校大学生而言,爆发于2019年年底的新冠肺炎疫情或许是他们人生第一次印象深刻的公共卫生事件体验,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价值体系都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这次经历,是一种特殊的磨练;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对他们内心世界的历练。在疫情渐次平息、中小学基本复课的情况下,依然居家、不能正常复学的大学生们心理状态如何?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1291名大学生在全国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之后的心理状况总体良好——在“对自己这3个月以来的心情进行总体评价”的选项中,选择“心情很好”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7.81%,选择“心情较好”的占36.41%,选择“心情一般”的占39.50%,而选择“心情较差”和“心情很差”合计6.28%。相较疫情爆发期间,大学生26.6%的焦虑情绪发生率和21.16%抑郁情绪发生率[1],不难看出多数大学生已基本度过了疫情暴发所带来的紧张、焦虑等不良心境,以较好的心理状态居家学习,迎接全面复学复课的到来。但是,被调查的大学生们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消极心态,尤其是在“学习压力”、“身心状态”和“亲子关系”等方面较为突出。结合在疫情暴发期间参与的网络心理咨询的经历,笔者认为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当下,大学生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心理困扰。

()对复学之后的学业表现存在担忧

学生,以学习为主;因此,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学业的冲击无疑是大学生们最担忧的问题之一。此次调查中,大学生们在“未来复学后,你觉得学习上是否有压力”的问题上,只有8.99%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压力”;选择“有压力,但能应对”的有44.07%,选择“压力比较大”的,40.36%;同时,还有6.58%的大学生选择了“压力很大,无法处理”。笔者在网络心理咨询过程中了解到,这与在疫情暴发期间以及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这段时间内的“在线学习”形式不无关系。由于硬件或者技术上的原因,网络课堂的呈现效果与面授课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加之,纯线上的教育教学工作或多或少存在着短板和盲区,教师课堂管理深感“鞭长莫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亦无法得到充分的保证。而且,在缺少老师的监督、集体的影响情况下,多数大学生们感到自己在学习上不够自律。同时,居家在线学习,实验操作无法亲手开展、实习实践无法亲身参与——这些原因都造成了学生们对这段时间学习效果的不自信。

()对居家时期的身心状态感到不满意

较长时间的居家生活改变了大学生以集体学习、集体生活为主的环境,部分大学生滋生了一定的心理惰性。在“居家期间,饮食、睡眠等生活节奏是否如常”的问题上,2.01%的大学生选择了“比往常更好”,7.20%的大学生选择了“一如往常”,19.98%的大学生选择了“基本如常”,52.83%的大学生选择了“较不规律”,17.99%的大学生选择了“极不规律”。这是一个“有史以来最漫长的寒假”——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我国几乎所有大学生从2019-2020学年寒假之后便开始居家生活、学习,直至20205月份部分高校的部分学生陆续开始复学复课;大多数大学生在“最漫长的寒假”之后又连上了两个月的网课。在长时间的居家生活中,不少同学生理和心理上都形成了一定的惰性——生活懒散,生物钟相对不规律;每天得过且过,没有目标和动力;电视、电脑、手机成了了解世界的主要窗口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多数大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也明白惰性有害身心健康——他们在描述自己心理状态的时候说:“一边犯懒,一边着急”,“任务堆积如山,却一拖再拖”,“心事重重,焦虑、后悔,却无法克服”。可见,惰性不但影响学习、工作、生活的效率,还滋生了诸多消极情绪。

()对居家时期的亲子矛盾感到困扰

亲子冲突一直都是大学生情绪困扰的重要来源之一,在疫情期间长时间的居家生活中,这个问题被进一步激化。在“是否期待开学?如果是,是因为什么”这个多选题上,绝大多数大学生选择了“标志着疫情基本结束,生活基本回归正常”;不少大学生还同时选择了“能够正常学习、实习”、“想念学校、老师、同学”等原因。其中,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有31.06%的大学生选择了“避免家庭矛盾”。此外,还有大学生在心理咨询热线中“戏言”:一开始“母慈子孝”,不久变“鸡飞狗跳”;有大学生认为,家长对疫情过分恐慌,影响了自己的心境;也有大学生抱怨,家长对自己生活、学习上的管束过分严格,没有把他们当作成年人看待。长时间和家人相处,家人暂时取代老师和同学,成了学生们生活中最密切接触的“重要他人”。家人彼此间的相处模式、相处状态、家庭成员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心理状况。疫情让家长承担起更多的教育责任;处于青年期早期的子女个性依旧稍显叛逆,与父母的“三观”存在一定差异;居家生活空间有限,疫情暴发期间行动受限,让人产生压抑感;疫情的蔓延威胁着子女与自身的健康,作为父母承担着更多的疫情防控责任——这些压力会反映在亲子关系上,让“同一个屋檐下”的摩擦在所难免。

()对世界范围内疫情发展总体状况表示忧虑

在“现阶段,你对新冠肺炎疫情最大的担忧是什么”这个“单选+主观备注题”中,42.14%的大学生选择了“国内疫情局部偶发”,24.94%的大学生选择了“国际疫情走向”,14.48%的大学生选择了“全球经济下行”,7.98%的大学生选择了“新冠后遗症(包含心理疾病)的影响”,而其余10.46%的大学生在“其他”选项里自行填写了“人际关系危机”、“生活常态改变”等。在紧接着上述问题的单选题“你最担忧的这个问题,是否对你当下及未来的生活造成困扰”中,没有大学生选择“严重困扰”和“完全没有困扰”;4.7%的大学生选择了“有较大困扰”,70.26%的大学生选择了“有一些困扰”,25.02%的大学生选择了“基本没有困扰”。总体来看,大学生们心态较为平和,思路务实,且表现出了较好的思辨力和共情力。超过三分之二的大学生最担忧的事件依然是新冠肺炎疫情——这也是情理之中。这样的“担忧”是符合全国人民继续做足、做好持久防控准备的大势的。适度的“担忧”所引起的紧张、焦虑能让人们对疫情更加警惕。但是,如果紧张、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超过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认知偏差,,过度情感推理、选择性注意、不合理信念等,既不利于个人心理健康,也不利于疫情防控与社会发展。

()疫情冲击之后的价值观念呈现一定改变与迷茫

在“新冠肺炎疫情对你哪些方面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冲击”这个多选题中,82.57%的大学生选择了“对生命的认识”,56.47%的大学生选择了“对职业的认识”,32.46%的大学生选择了“对国际关系的认识”,29.12%的大学生选择了“对人际关系的认识”,29.12%的大学生选择了“对家庭关系的认识”。在紧接着上述问题的“关于这个冲击最大的价值观念,你是否已经有自己新的看法”的单选题中,69.95%的大学生选择了“有一些新想法,不断求证中”,6.97%的大学生选择了“新旧观念冲突中,有些迷茫”,23.08%的大学生选择了“是的,有了全新的、很清晰的认识”,没有大学生选择“没有新的想法”。不难看出,一方面,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大学生的生命观、职业价值观、世界观等造成了较大的冲击:所有人都或多或少、或远或近地感受到生命的离去、经济的损失、人与人在物理空间和心理上的距离。同时,所有人也都在见证着白衣战士逆行而上,建设者在“火神山”、“雷神山”忘我劳作,快递小哥、物业大叔这样的普通人,以自己的力量维护着这个社会的运转……这不禁让大学生们思考在有限的人生中应该创造什么样的价值,思考应该崇拜明星还是科学家,思考人与人、国与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在旧的价值体系受到冲击的时候,大学生们新的观念还未完全建立,依然在求索和思考中。

二、后疫情时代高校心理育人的“三因”进路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期,以远程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网络课程为主要载体的心理育人工作已经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了疫情暴发期间对大学生的心理解困任务;但由于停工停学所带来的育人条件的限制,这个时期的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多是聚焦在新冠肺炎疫情所引发的急性心理应激上。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从上述调查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可以看出,大学生们对新冠肺炎疫情十分“关心”,却已基本不再“操心”;他们关注点已经更多地转移到“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家庭发展”、“价值观发展”——这些长时性、发展性问题上来。因此,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一定要抓住这个育人好时机——在后疫情时代,不仅要继续清理疫情暴发时期凸显的心理问题,还要积极丰富心理育人的内涵,努力提升心理育人的格局,将抗疫过程中获得的认知、品质、价值观巩固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能力体系中。

()因时而进,及时梳理战疫心育资源,把握“入脑入心”的教育良机

后疫情时代,高校心理育人要及时汲取战疫大业中的“心理能量”,制定后疫情时代特殊的心育方案。一方面,在做好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咨询工作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个课堂,高效的做好集体心理疏导——立足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现状,分析疫情暴发时期所激化的心理问题,甄选对疫情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调适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和行为。另一方面,及时总结疫情暴发期间的高校心理育人的成功做法和不足之处,为最终彻底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提供心理方案。如,将全民战疫过程中的人与事,转化为鲜活的心理育人资源,融入心育课堂;在技术上和方法上拓展和优化远程心理服务,提升高校心理助人者的远程心理服务能力等。全民战疫事业还给予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教育契机:其一,让大学生更明晰地意识到自身心理世界的短板,以及自身的成长需求。其二,让大学生更明晰地意识到身体与心理、心理与环境、心理与价值观、自身与他者、人类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其三,大学生们对于疫情以及战疫过程的体验,都是亲身经历、感受深刻的“切肤体验”。在这样的教育契机中,由于教育内容“实质性地介入学生个人的日常生活,与他们当前的人生遭际和心灵困惑相结合”[2],大学生的意识、情感容易在教育过程中被唤起,因而教育便更易于“入脑入心”。

()因事而化,探究疫情暴发期间心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认识和解决根源性问题

全面复学之后,那些因为在线学习效果不佳、生活不规律和父母过分卷入自己生活等原因产生的心理矛盾将基本得以缓解。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大学生们在疫情暴发期间所呈现的那些心理问题已经被自然而然地被“解决”了呢?高校心理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让学生终生受益的教育内容与形式之一。在心理问题的表象消失之后,如若能进一步探清心理问题的本质和根源,进而从引起心理问题的根源上入手,从心理素质和价值体系层面上进行强化与纠正,便能更好地防止相同的心理问题再次出现,更彻底地实现助人、育人、树人的目的。

这里所谓的“根源”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引发心理问题的实际困难或现实事件。同样的焦虑表现,有些是因为疫情造成了亲人的病痛与离别,有些是由于疫情加剧了其家庭的经济困难,有些是因为原来的出国留学计划因为疫情遭到搁浅……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应该精准施策,因人制宜,针对不同的原因,除了心理上的疏导,还应该尽量联合其它助人力量,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给予大学生更全面的、立足于解决实际困难的帮助。不论是部分高校在学生返校之前,宿舍楼管阿姨帮助大学生浇的花、晒的被子;还是由于疫情期间不返校,许多学校依法依规给大学生退减的住宿费——这些皆是以解决实际困难为落脚点,设身处地为大学生解决困难的做法;将心理服务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消弭着或大或小的心理压力,传递着心理能量,是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落实、落细、落小;其二,是指表层心理矛盾背后的深层次心理问题和价值观短板。比如,关于学业的焦虑,在正常教学恢复之后,高校心理育人就要引导大学生们进一步审视自身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甚至人生观上存在的问题。同样的道理,居家时期的亲子矛盾只是一时的摩擦,还是关于家庭的价值观念不尽完善?不理想的身心状态纵然和疫情的打击不无关系,是否也和人格上的短板紧密相关呢?当大学生们对不同国家处置疫情的不同做法感到内心迷茫和价值冲突的时候,是否恰恰是给他们的世界观匡正一把的时候呢?高校心理育人者面对大学生所呈现的心理矛盾的时候,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再往深层次想一想、改一改、做一做,便能让心理育人更好地助力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

()因势而新,合力育心,让心理育人成为“课程思政”的重要切入点

全面开学复课,意味着更加充裕的育人时间、更加丰富的育人手段,和更紧密的育人距离;也让高校心理育人从疫情暴发时期主要依靠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开展的“单线作战”过渡到后疫情时代内涵丰富、人员充沛的“合力育人”上来。除了以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为主的心育渠道,其它专业课程应充分发挥其心理育人中的作用,体现其“课程思政”功能——在后疫情时代,以专业课程为补充,能有效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和危机管理能力,助力立德立心。“大学生群体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水平与其身心健康状况相关显著”[3],疫情中的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对疫情背后的科学知识、权威信息掌握不充分而导致的。同时,没有科学、合理的认知作为防线的心理,也很容易受到谣言的攻击。谣言带有很大的心理杀伤力,它使人们情绪、意志、决断都受到影响;它不但影响个人心理健康,它还会通过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而影响整个防疫抗疫全局。

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更须注重“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做好高校育人、育心的一份子。要特别注重将本学科抗疫相关知识、技能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讲好背景故事,讲好事情的点、线、面”[4]。当学生们较为充分地掌握了与疫情相关的科学知识、有效技能,便能更深刻地理解、评估、处置所身处的环境;进而,他们会感受到对疫情有相当的预防、预警、预控的能力。当学生们拥有、并意识到自己拥有这些能力,他们便能够形成较为稳固的心态和较为巩固的心理防线;他们的相关想法就能够更加地科学化、合理化;他们解决内在冲突的能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的能力便能得以提升。那么,他们的身心系统便能更好地保持功能适应良好的状态,也就是能够使心理“去灾难化”,这也是专业课助力立德树人的心育渠道。



参考文献

[1]昌敬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0,(3)

[2]刘承功.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8,(6)

[3]李永鑫,.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知现状及与身心健康的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2020,(5)

[4]佘双好.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心态和状态[J].人民论坛,2020,(5)


作者简介: 陈新星(1979-),,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兵”。

基金: 2017年度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FJ2017B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