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实践成果

学员心得:南平市松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范丽琴

发布时间:2024-03-26浏览次数:21

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第二轮省级培训(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

回首一段求知路,学如清风馨犹在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第二轮省级培训研修心得

南平市松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范丽琴

本次新课标第二轮省级培训,让我们饱享了高规模的精神盛宴,感谢本次承办方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感谢工作人员的精心组织。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经过本次培训,我们观念更新了,三天培训,四场专家场讲座,一节公开课的展示和听评课活动,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给我们带来了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专家的引领、同伴的示范,对未来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做有心人,学会“看见”:

第一,看见了学生的真正的需求。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学生不同,这是我们教学设计的一个起点。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合理的进行课程的设计、课时的安排和素材的选择,创设了真实复杂的情境,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去发现。福州八中陈新老师的一节《国家好大家才会好》让我直观感受到理论在眼前栩栩如生的生长演绎,滋养着我们。一堂好课就是要基于课标、基于学生,立足核心素养,融合学科的特点,情境、内容、行为融于一体,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的深度体验、探究中感悟、建构,内容活动化、梯度化、系列化、整体化,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深度体验,知行合一,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不断的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中,自主的构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看见老师的真实的能力。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新的方法,好的模式,好的策略非常多,但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所有的课堂,我们应当根据实际有所选择。在尝试和实践当中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和策略。我们要守正创新。从知识育人走向素养育人,厦门市教科院郭贯群老师分享的《观变、悟变,思变、行变》强调新课程视域下的教与学行为改变提出,教师要大胆放手,创设了良好的互动的教学,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林华老师分享《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新教学”》、李晓东老师分享的《道德与法治课程项目式教学策略》等给我们最大的感悟就是思政教师要追求一种守正创新。在核心素养目标理念指导下,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比如项目式教学、议题式教学,如何与我们传统的教学相融合,这是我们要去探讨的,在探讨的过程中,我们要去找一种新的最优的一种路径。比如说我们在尝试的时候,会发现在不同学段,适合不同的教学方式,七年级学生更适用一种丰富多样的方式,如:讲故事、讲绘本、看电影等激发学生感受。八年级是法治教育,可能更适合案例式教学,九年级采用大单元式或者议题式教学,也就是我们要站在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去帮助学生构建一种解决问题的路径。

第三,要看见当前教学的现状。在我们的教学过程当中,有一个群体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班级中的后进生,虽然他们的成绩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但他们也给我们的课堂管理和秩序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们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要着重思考如何有效的解决班级后进生学习的问题。我们要看见改变的方向和可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加强校级合作,在学习和借鉴中去探索行之有效的策略。

通过培训我进一步认识到,在新的2022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新课程导向下的核心素养培育,策略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注意:

1. 立德树人,培养核心价值观: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和感悟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2. 突出实践性,强化学生参与: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法庭、模拟法庭审判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治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3. 融合跨学科内容,拓宽知识视野:新课程标准鼓励教师将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历史、地理、文学等。通过跨学科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涵,拓宽知识视野。

4.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尝试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5. 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得到全面发展。

6. 加强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成长: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评价与反馈。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不断提高道德与法治素养。

7.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因此,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思政育人,用心去做就会做得更好。教育教学实践就是一路实践、一路向好的过程。思政人相伴同行,我们的思政课也一定会向上向善、向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