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旧版网站  理论园地

加强高校辅导员培养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

发布时间:2014-05-15浏览次数:765

 

【作者简介】杨晓慧,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要深入研究辅导员培养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辅导员培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广义的,包括高校中辅导员的选拔、任用、管理、培训、提高和使用等各个环节,都和辅导员的培养与发展有关,一定意义上说都是培养;二是指具体的培训工作,包括从国家层面直接设计并推动的项目性工作,比如依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等单位举办全国高校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建立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实施高校辅导员继续攻读学位计划、设立高校辅导员出国研修项目等。这里主要讨论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的示范性培训培养工作。
    设立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是要搭建辅导员培训培养的平台,进一步整合各方面力量,加大辅导员培养力度,加强辅导员工作研究和交流,科学规范地提高辅导员工作水平。建设好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需要切实贯彻国家基地建设规定,总结本校培训经验,明确基地建设的工作目标与原则、培训内容与方式、培训方案与计划。
    第一,明确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养的基本定位。
    “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1](P119)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培养应该遵循教师队伍专业化培养的一般规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在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近10年来,我国教育科学工作者也在这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一般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依托专业组织,习得教育专门技能与规范,取得教师资格,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成长过程。根据对教师专业化概念的理解,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实质就是依托专门的机构及终身专业训练体系,对辅导员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培养,使辅导员掌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提高自身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全面有效地履行辅导员职责的过程。
    作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有别于其他专业教师,辅导员的工作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寓教育于学生党建和团建、日常教育管理与服务以及课外活动中,其职责、工作内容和方法都明显不同于其他专业教师。因此,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培养也有其特殊性。表现在素质要求上,就是作为辅导员要“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即要求辅导员具备非常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爱心、责任心,能够认真总结和学习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掌握做好工作的技巧和规律,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性,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这一要求既体现了对教师素质的一般要求,又深刻反映了辅导员作为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的内在特性。所以,这既是当前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更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第二,做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养的规划设计。
    要用开放的理念对基地进行规划。基地应该是面向全国、广聚名师大家的基地,应该是面向世界、国内培训与海外研修相结合的基地,应该是面向兄弟基地、培训与研修共享的基地。要瞄准专业化的目标对基地进行规划。必须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将基地建设成为该地区专业化的辅导员进修平台、交流互动平台、队伍状况观测平台、理论与实践创新平台,成为专业化的工作培训中心、理论研修中心、信息咨询中心。要坚持学科性、实践性并重,坚持研修与学科建设结合,坚持培训与实践创新对接。
    要凝炼基地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以培养“工作者”和“思想者”为理念,在实际工作层面培养“能力强、业务精”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理论研究层面培养“专家化、学者型”的“思想者”。为此,要以“开放式”为特色,搭建开放式、高起点的师资平台,汇聚国内外一流名师;设立海外培训基地,把优秀学员送到国外研修。要科学规划基地的培训内容,围绕辅导员的素质要求,重点进行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和技能训练等方面内容的培训。要确立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坚持终身培训,使辅导员培训成为持续、发展的过程;坚持尊重需求、按需施教,科学把握辅导员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求,分级分类地开展辅导员教育培训,激发辅导员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全员培训、保证质量,面向全体辅导员,创造人人皆受教育、人人皆可成才的条件,大幅度提高辅导员素质,实现辅导员教育培训的规模、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坚持学以致用、注重能力,引导辅导员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能力培养贯穿于辅导员教育培训的全过程。基地建设总体上要做到六个结合:岗前培训与日常培训有机结合,理论培训与实务培训有机结合,系统培训与专题培训有机结合,集体培训与骨干培训有机结合,送出去与请进来有机结合,学术研讨与专业进修有机结合,切实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
    第三,抓住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教学培训这个核心。
    一是要优化课程体系,打造精品课程。课程体系的设计应紧紧围绕培养“思想者”和“工作者”的目标,坚持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并进的原则,涵盖背景知识、岗位基础、工作实务、经验实践等内容。“课程问题在任何一个教育体系中,总是居于中心地位。”[2]辅导员培养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辅导员更好地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考虑辅导员的需要,课程应是“系统知识、智力技能与情意内容的复合物”。[2](P176)课程体系至少应包括“形势及思想政治教育解读”、“大学生解读”、“工作实务解读”和“特色学生工作”四个模块。在解决辅导员自身素质与内涵方面还可以设计“老辅导员的心声”和“新辅导员的心语”等课程,紧密联系学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更好地规划课程建设方向,基地应该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教学计划的审定。
    二是完善教学方式,注重科学性、实效性。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要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各项教育任务,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就是遵循教学规律,处理好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传授知识和提高思想觉悟的关系、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以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调动学生积极性、自觉性的关系。[3](P130)因此,基地的教学方式应该涵盖名师授课、主题讨论、学员论坛、参观考察、活动观摩等方面,力求多角度、多途径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掌握学员对授课教师、培训内容及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培训模式,确保培训质量。在教学中可设置菜单式主题讨论环节,学员自主选题、分组研讨,形成研讨成果后在学员论坛上作交流汇报,为学员搭建一个交流学习、共享资源的平台。
    三是汇聚名师,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应该从三方面入手,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一是建设完善专家信息库,全方位掌握国内相关学科专家学者信息。二是坚持开放式办学,聘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学者作为基地授课教师。三是以聘请基地建设专家组成员和兼职教授的方式,汇聚一流专家作为基地的长期主讲教师。
    第四,打牢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研修深造的基础。
    研修深造是从学术层面提升辅导员专业化程度的必要手段。基地除承担培训任务外,还要承担专题研究的任务,积极开展辅导员队伍建设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难点、热点问题的研究,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探索和创新。基地要在教学实践和科研的基础上,为教育部和省级教育部门制订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咨询,确保政策的合理到位,努力成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智库。首先是把基地建成学员普遍参与的大的调查研究中心。应以基地为枢纽,以每名辅导员为点,以每所学校为线,建设网状多向、区域性的信息系统,实现对该区域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动态监测、科学分析和精准预测。其次是依托基地,建设所有学员参与的大的学术研究团队,由学科骨干和受聘的专家教授指导辅导员从事学术研究。三是通过确定科研方向,提升研修实效。基地应投入一定的经费面向本地区高校辅导员设立科研项目,创办辅导员学术期刊,打造可供学员发表学术观点、展示研究成果的学术园地。四是启动海外研修基地建设项目,以海外友好合作校为依托,启动海外研修基地。五是认真抓好高校辅导员硕士、博士的招收和培养工作,畅通学员提高学历的渠道。六是同步创建高校辅导员研修交流的网上平台,努力将其打造为辅导员学术交流的中心、信息咨询的中心和工作互动的中心。
    第五,做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养的组织管理工作。
    基地要采取“定位管理”、“导师制管理”与“自我管理”三位一体的培训管理模式。“定位管理”是指为学员学习、生活和实践确定一整套规范的操作和评价体系,将其贯穿于培训的全过程。“导师制管理”是指将学员分为若干班组,聘请专家担任班组导师,对学员进行思想、工作、科研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帮助学员提升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自我管理”是指培训班设立各级学员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学员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有效推进班组各项活动的开展。
    第六,确保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培养的必要投入。
    基地的条件和保障是确保培训效果的基础。教育部明确要求学校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为基地建设提供保障。基地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保障基本的机构和人员设置,具体负责基地各项培训和研修工作。学校要保证基地建设的经费投入。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像重视业务学术骨干的选拔培养那样重视辅导员的选拔培养,像关心业务学术骨干的成长那样关心辅导员的成长”,“使他们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4](P655)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成为“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3]柳海民:《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