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工作动态

第268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示范培训班简报

发布时间:2019-11-26浏览次数:2178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20191031]

 

268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示范培训班

1029日—31日,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福建师范大学)承办的第268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示范培训班在我校举办,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的123名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参加了此次培训。

本次培训共分四个专题报告、两场现场教学

专题报告一: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 辛向阳

《大众化语言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点》

辛向阳教授从回答莫迪之问,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重大变化;从“失语”“失踪”“失声”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极端重要性;从最本质特征、最大优势、最高政治领导谈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地位;运用不是母版、模板、再版、翻版等“四版”论说明中国改革的伟大性质;从挨打、挨饿、挨骂的历史逻辑回答新时代的重大时代课题五个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其内在逻辑进行阐述,进一步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点,运用大众化语言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报告内涵深刻、深入浅出,深受学员好评。

部分学员心得

1.西安交通大学 魏波:如何做好思想引领,要运用好大众化语言,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寻找答案,它不仅内涵丰富、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具有理性光辉、人格魅力等特点,而且非常善于运用大众化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要做好思想引领,也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自觉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提高处理复杂局面、复杂问题的本领。

2.浙江科技学院 王思佩:深刻认识社会变革,持续推进思政工作。通过大众化语言的强大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特点的课程学习,进一步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点,明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运用大众化语言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学生的吸收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应该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持续有效地开展思政工作。

3.暨南大学 罗钻娣:围绕着构建新时代思政工作“微”体系这个主题,将理论思想用大众化语言和大量案例说懂说透,将会给我以后工作中带来很大的启发: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来讲透大众化语言的强大力量,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点是语言的大众化;从时间先后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剖析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新机遇和着力点,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新时代网络思政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4.福建师范大学 贾志峰:作为一名常年工作在一线的思政工作者,我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但既不够系统也不够丰富。通过老师深入浅出的讲授,感觉豁然开朗,许多问题从理论上找到了依据,对原来在工作实践中觉得不好解决的棘手问题找到了切入点,感觉收获很大。在专题报告中,老师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授课解惑,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更是一次理论知识与具体工作相结合的锻炼机会。


专题报告二: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李辉

《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生长点》

李辉教授的讲座以“通过网络做思政工作,做网络空间的思政工作”为开篇的思考命题,紧紧围绕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新际遇、方法和技巧展开论述。对于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李老师论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对于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际遇,李老师认为互联网是思想政治工作新空间,是意识形态斗争的新战场,是强国新资源,要注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在关于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的论述中,李辉教授提出思政工作者要认清网络传播的现象与特点,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研究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等问题。

李辉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帮助学员们既厘清了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进行了学理性的思考,同时又对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政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以及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部分学员心得

1.大连海事大学 裴长盛:李辉教授的讲授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开阔了我对网络思政的认知,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是简单的互联网+,而是成为一批批网络原住青年的生活背景,启迪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增强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和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才能在互联网的不断迭代浪潮中站稳潮头,才能更好地围绕青年,关照青年和服务青年。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汪明锐: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各种网络思潮、“主义”对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冲击,网络成为意识形态交锋的新战场,李辉教授系统介绍了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新际遇和着力点,强调了“内容为王”的网络思政工作思路,引导我们辅导员区分“通过网络做思政工作”和“做网络空间思政工作”,深入转变工作思路,启发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用联系的观点思考工作,促进媒体融合发展,凝聚思政合力,努力构建网上网下思政同心圆。

3.中国石油大学 王会:李辉老师的讲座,从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新要求,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新际遇,着力点三个方面,讲解当前网络思政工作的相关问题。新形势下媒体环境是官方和民间、精英和草根共同参与,青少年更倾向于在大数据,新媒体信息中寻找自己的空间,因此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主动面对和对接网络,其工作的方式方法、平台、内容等方面都值得研究。

4.中央财经大学 董帅:高等学校是社会“网络化”发展的重要领域,是信息化浪潮的感应者和推动者。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更易接受新事物,作为思政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通过此次学习,我认为要从两个维度把握好网络思政工作的着力点。第一,要心中有格局。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大格局和大视野保持在网络思政工作中时时在场;第二,要手中有平台。能力上要紧跟时代,克服“本领恐慌”,充分认识网络传播规律和学生思想特点,通过网络平台掌握新舆论斗争主战场的主动权。

 

专题报告三: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应飚

《新媒体时代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应飚老师从社会化媒体的发展趋势以及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两方面,论述了当今新媒体时代思政工作的必要性以及遇到的难题。首先,应飚老师引入了“网络思政共同体”的概念,他认为,当今社会背景下想做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单靠单个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协同各个的高校资源,加强思政教育在高校内的影响力。新媒体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智媒体时代,想要新闻深入学生、深入大众,首先要做有“温度”的新闻。其次,只有巩固把握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良传统广泛弘扬。同时,应飚老师以新华网“刚刚体”为例,呼吁广大辅导员们在新媒体建设上要立足新时代特点,努力打造健康型“网红”。

部分学员心得

    1.大连交通大学 付铭举:新媒体时代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题讲座让我对自己最近的研究多了一些新的理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学生随时都在接受和发布信息,特别是互联网的传播使学生随时随处都能了解接收并传播教育信息,极大地超越了地域的限制。互联网对高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认真研究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规律,道德观念等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这样一个时代节点、新时代青年逐渐长大的现在认真研究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日程行为方式之间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规律,已成为现实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

    2.湖南大学 刘明然:为了更好地接地气,构建新时代思政工作微体系,我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有魂:对标中央要求和时代呼唤,不忘育人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为学生提供有营养的教育;有本:以学生为本,真心关爱学生,一起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有根:加强调查研究,深入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了解学生真正需求;有效:网络时代,做教育工作不能自说自话,必须与时俱进,与学生同频共振,以学生和时代的特点改进教育方式,以学生的语言开展思想引导,力求情感共鸣;有范:坚持学习,提升辅导员自身素质和魅力,提升工作质量,尤其是找准方向,久久为功打造网络思政育人品牌。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刘桂玲:良好的网络环境是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引导大学生网络文明行为的重要因素。发挥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时性和互动性,就要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有效的桥梁和监督机制,通过沟通交流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以点带面,形成群聚效应,辐射效应,助力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4.西藏大学 牛青:正确认识网络世界和学生成长相互重叠,水乳交融的现实。除了关注和参与学生在网络世界的成长过程之外,还要了解网络世界的活动规律,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大惊小怪,过分夸张。在虚拟世界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和舆论处理过程中,力求科学合理。


专题报告四: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陈志勇

《网络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陈志勇以“网络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为题,讲述了福建师范大学“小葵”新媒体工作室的创建理念、创建过程,分享了工作室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解析了新媒体工作室建设的有效路径以及“小葵”工作室未来的发展方向。整场报告会,陈志勇以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精彩的案例以及幽默风趣的语言多次赢得在场学员的热烈掌声。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陈志勇教授的讲授,深化了对新媒体平台建设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创新了网络思政工作理念,拓展了网络思政工作方法,增强了做好新时代网络思政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部分学员心得

   1.天津大学 刘东:新时代的思政工作有新的要求,新时代的网络有着新的特点,新时代的学生有着新的个性,每一个新都要求我们要学会创新变革,用新手段新方法来迎接新挑战,我们要通过网络做思政工作,也要做网络空间的思政工作。现如今,互联网是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到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

  2.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冯利斌: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下,“互联网+”正在以雨后春笋的态势蓬勃发展,逐渐影响各行业发展。互联网时代的90后,在信息化膨胀的背景下,信息获取的渠道多元,外来影响更加多面,学生工作已经很难利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来开展,尤其是辅导员面对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很难保证教育质量。因此,辅导员理应顺应潮流,创新工作模式、方法,以“互联网+”的信息化手段为抓手,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质增效,更好的做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

   3.华中师范大学 黄怡宁:如何构建新时代思政工作体系是我们每一位思政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讲话精神,我认为,新媒体时代下微思政教育模式有利于思政教育成果的落地。因此,必须合理利用网络传播特征着力落实思政教育成果,充分发挥大学生新媒体等传播媒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使之具体化和日常化,努力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争得话语权。

   4.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陈晓玲: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网络信息化的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辅导员,要清楚学生在哪里,运用网络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网络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向上向善。

 

专题报告五:高校辅导员研究会办公室主任夏晓虹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专业素养提升

夏晓虹教授从英美学生事务工作者的素养导入,以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辅导员科研立项与论文写作等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强调辅导员要直面问题、找准短板、弥补不足,同时还提出从四方面入手,一是提高理论教育价值引领能力;二是提高日常履职尽责能力;三是提高理论和实践研究能力;四是充分利用优质资源,注重提炼,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整场报告会,夏教授以丰富的现实案例、严谨的学术作风赢得在场学员的热烈掌声,夏教授的报告为第268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示范培训班的学员开拓视野、加强工作研究,进一步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和自身能力水平,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和途径。

部分学员心得

   1.南开大学 曹莲娜:新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为我们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辅导员不仅要面对面更要键对键,做到网上网下相结合,用学生喜欢的语言方式讲好爱党爱国,用学生喜欢的网络形式润物细无声引导学生向善向上,用学生喜欢的人物个体挖掘其中的正能量,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要一味地迎合学生,而是用青年引领青年,让他们慢慢能够自觉主动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2.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李思鹏:一流校风的树立,需要我们的高等院校根据我们独特的国情及我国高校发展现状,积极开拓思路,以党建为引领,明确办学理念,理清办学思路,确定发展方向,并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立人树德为目的,坚持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树立良好校训校规,并积极发挥校训校规在高校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积极推动高校教育良好发展,为高校一流校风的树立起到组织领导作用。通过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作为战斗在一线的思政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勤于思考,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为高校一流队伍的建成提供有力的保证。


现场教学一: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吴秋兰

林则徐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与廉政文化

林则徐纪念馆成立于1982年,馆址原为林文忠公祠,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是林则徐的后裔及乡人为了纪念他而修建的专祠。此次现场教学吴秋兰老师分为“矢志报国的闽都赤子”“清正务实的社稷名臣”“放眼世界的左海伟人”“举世共仰的禁毒先驱”“抗敌御侮的民族英雄”5个专题进行讲解,介绍林则徐爱国忧民的一生,凸显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宠辱皆忘”等高尚的道德情操,体现他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崇高精神。

在参观过程中,学员们对林公生平、事迹、精神等各方面进行探讨,尤其是林则徐治水、为民、廉政等方面内容,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大家被林则徐一生励精图治,坚决禁烟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感染。学员们表示,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会把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承担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部分学员心得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王瑜:第二天的现场教学参观了林则徐纪念馆,从民族英雄的人生经历中感受了家国情怀,也增强了对中国梦实现的信心。

   2.福建师范大学 王龙飞:现场教学为辅导员深入了解历史,开展学生思想工作提供借鉴。现场教学的生动性,以历史为证,通过详实的历史史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可以通过所处的环境,开展生动的现场教育不失为开展学生工作的有效途径。

   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王会:实践环节我们参观考察林则徐故居和福建师范大学小葵馆,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也让学员们更好地借鉴经验和做法,对实际工作的开展形成良好的指导,开拓思路,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4.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邵诗桓:在讲座学习中还穿插了实地爱国主义教学,学院们参观了林则徐纪念馆以及福州著名文化古迹三坊七巷,在了解福州文化的过程中进行廉政纪律教育,更加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现场教学二:福建师范大学小葵新媒体工作室

活动伊始,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小葵馆的基本情况。学员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按顺序走上楼梯,欣赏小葵与福建名胜有机结合并创作绘制的风景组图。随后,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中,学员们了解到小葵的形象灵感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创始人陈宝琛先生对葵花的喜爱。接着,学员们前往参观二楼文创馆,欣赏各式各类和小葵相关的文创产品,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理念与小葵文化的紧密融合。紧接着,同学们参观小葵的新媒体办公室,通过“小葵动画”短片了解到在新媒体技术的加持下,小葵文化得而蓬勃发展。

本次参观旨在促进学员们对小葵有更深入的认识,也对新媒体技术有更全面的了解,让学员们明白了在新媒体的时代下,小葵作为我校的网络卡通形象,它勇敢尝试时下网络流行语,同时以同学们喜闻乐见、活泼有爱的风格,主动迎合青年学生的需求,引领青年学生的思想,逐渐成为师大师生的小伙伴。

部分学员心得

   1.浙江大学 沈丹:福师大小葵和小联的成功案例,让人深受启发。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以往所认为的新媒体平台建设、网络舆情监控等,在网络空间里,还可以从很多不同的切入点出发进行创新,还有很多网络空间阵地等着我们去建设和引领!

   2.南京大学 张丽:利用网络创建与学生互动平台,由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多角度多形式开展相关活动,让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同时还要注意网络安全制度的建立,引导学生对网络上信息真伪有所判断。

   3.北京理工大学 舒晴:小葵的存在让广大师生更贴近了新媒体,在自媒体时代下,人是重要的参与因素,而具象品牌的出现将更多人带入了宣传的影响圈内,新闻宣传增加了温度。

   4.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张志云:福师大的小葵和小联分别从网络思政、网络服务视角,实践着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思想的使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在大学生中引发共鸣、引起关注、引领思想。


培训班总结大会

    1031日上午,培训班顺利结业,总结大会由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阮传瞰主持,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鄢奋教授作汇报点评和总结讲话。

    总结大会上,6位小组代表分别作学习汇报发言,回顾总结在培训班集中培训期间的收获、心得和感想。学员们表示,经过本次研修班的集中学习,大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鄢奋教授对6位学员代表的汇报进行了点评,并对学员们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他充分肯定了主办方和承办方的精心组织、授课老师和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学员们的精诚配合,并对即将结业的学员们表示了热烈的祝贺。他指出,举办此次培训班,充分体现了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坚强决心,体现了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特殊关爱。

    希望各位老师能始终坚定育人初心,担当教育使命,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成为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努力培养更多更好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