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志性业绩之一:发挥各类我校高端学科教学平台优势,服务全省高校乃至中小学校思政工作者。中心挂靠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建设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家级一流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契机,依托我校国家和福建省科研、教学、培训方面的高端平台,把学科建设和培训课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研究阐释,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和运用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着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2019年1月以来,我中心累计承办培训18项,培训学员1346人次,培训的学员既有高校思政工作者,也有中小学的政治课教师。中心培训工作紧扣当前的理论前沿和思政工作热点,既有理论深度也有育人广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安排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实地调研、专题研讨等,学员们在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的过程中收获大、进步快,满意率达95%以上。
2.标志性业绩之二:创建福建红色文化实践大课堂,服务省内外思政工作者实践研修。中心充分发挥福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在省内建立了多个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将社会实践现场教学列入培训必修课程,依托福建红色文化研究中心,致力于福建红色文化的寻访、研究、传播,探索形成包括理论研读、实践、现场教学等环节构成的立体多层的实践课程模式。推动开展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相结合的课题研究,鼓励思政工作者深入实践、调研攻坚。相继出版《福建红色文化实践指南》《史海求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基本问题文献精编》《古田会议从严治党思想研究》等研究成果,形成培训教辅书系列。
3.标志性业绩之三 :培养选树优秀辅导员典型,打造全省高校优秀辅导员摇篮。坚持“立足福建、辐射周边、优势集成、示范引领”的发展思路,积极服务福建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努力打造福建地方特色更加鲜明、示范作用更加凸显的培训体系,持续提高培训研修质量,学员满意率高。支持辅导员提升学历,积极探索辅导员骨干博士生培养模式,至今已招收13名辅导员博士(含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参与制定《福建师范大学辅导员博士生培养方案》,实施辅导员博士生培养“双导师制”,推动实现理论和实务能力双提升,为全国高校培养思想政治工作高层次人才。加强本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优秀辅导员、十佳辅导员评选表彰活动,选送优秀辅导员参加国家、省级重大赛事。2019年中心选送的我校辅导员金程远获得“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是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辅导员。
4.标志性业绩之四:打造网络新媒体育人品牌,强化网络思政培训项目优势地位。加强“五微五阵地”网络思政品牌建设,打造“福师大小葵”网络形象,采取微电影、漫画、沙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发数10种、560余件网络文化产品,在学习强国等平台刊播。研发上线集思想性、学习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易班轻应用——“青马易战”移动端,让学生随时随地在线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获评全国“十佳易班特色应用”,受到教育部推介。成立“学生服务联动协调中心”新媒体平台(简称“小联”),构建“线上收集问题—线下协调联动—线上沟通反馈”的工作机制,推动学生诉求在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联动、第一时间解决、第一时间反馈。通过承办全国高校新媒体高峰论坛、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年会、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推动我校网络思政工作模式向全国高校推广。2019年,中心兼职教授杨建义、陈志勇入选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计划。
5.标志性业绩之五:积极开展专题研究,充分发挥智库作用。精准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痛点、难点,积极建言献策,撰写的决策咨询报告累计被有关部门采纳10项,多项报告、建议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家相关部委领导批示肯定。受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等单位委托,开展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福建红色文化系列教材、福建辅导员队伍建设等专题研究,为教育部和福建省教育工作部门及时掌握高校思政队伍工作现状提供可靠依据,为上级部门制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队伍建设等的相关政策提供精准化决策咨询。每年投入经费,以自设课题或者委托课题方式,鼓励思政工作者围绕高校思政工作、辅导员工作、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机制创新等主题开展研究,力争以高质量研究成果为上级提供优质决策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