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实践成果

2023年福建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骨干教师培训班小组讨论报告

发布时间:2024-03-26浏览次数:23

2023年福建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骨干教师培训班


第二小组讨论

   2023112日下午200300,培训班第二小组来自19所省内高校的课程思政骨干教师就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问题和改革经验开展了讨论,大家相互交流,踊跃发言,主要讨论内容整理如下。

一、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困难

各位老师结合自己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切身体会,提出了目前遇到的主要困难有以下几点:

  1.如何在教学评价中体现课程思政的量化评价7位老师都提出了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主、客观评价是目前的主要困难。

  2.如何在专业教育中自然的融入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是《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对育人效果的要求,多位老师在发言中也提到内容教学和主题教学如何自然融合,激发学生的研读热情是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3.如何开展课程体系的全方位思政建设。育人非一日一课之事,现阶段课程思政零散化缺少合力,课程思政的体系化、专业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全面性尚不够。

  4.如何围绕学科专业与服务地方经济开展课程思政。

  5.如何合理的确定课程思政的目标。有老师提出通过课程培养学生能力,树立积极向上的“三观”,加上传统文化和职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是否已经达到了思政目标?是否还要体现更明显的爱国主义教育?

  6.课程思政对教师自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有老师提出案例变化快而且多,需要长期大量学习与关注,尤其是在理论学习的部分还有欠缺。

二、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经验

  1.言传身教,立德树人教师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成最好的教学案例

  2.课程思政入培养方案入大纲,入课堂,入实践,入测试。在培养方案设置中就贯穿对于学生职业修养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3.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关注时事热点题材,挖掘课程相关思政元素,要针对不同的课程的特点有侧重地融入思政元素。知识线和思政线要通过一些有机的组合,以知识线的逻辑为脉络,思政线是知识线的凝练和升华。

  4.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和方法路径。如采用POA产出导向法、课堂教学+课程实践+社会实践理实一体化等。

  5.在课程评价方面,可通过问卷调查或撰写心得等方法进行经验定性评价。

三、意见和建议

  1.综合地域性,学科性,省内定期组织开展类似此次的专题培训与研讨交流,在理论学习,经验分享以及榜样引领中提高思政意识与思政能力,并搭建学科专业微信群的沟通交流平台。

  2.在学校层面上:

  (1)扩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的规模,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成果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与兴趣度。

  (2)根据实际各校情况,从学生角度出发,学生来自的区域、学生自身情况、家庭因素及未来就业发展方向。要请知名人士及优秀校友多开讲座分享经验。运用学校本身特色优势及师资优势,在正常大学四年中融入到课程与实验教学中。

  (3)校职能部门应该发挥顶层设计作用,让课程服务专业,帮助一线教师做好课程思政建设

  3.在学科和专业层面上

  (1)要从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角度,在全局上引导、组织各门课程开展课程思政,这样才能实现专业总的人才培养目标。

  (2)学科带头人参与一线科任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进行统筹和指导。

  4.在团队和教师层面上

  (1)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以课程思政建设为着力点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2)强化考核评价指标,加强与辅导员、就业干事等相关人员的联动,建立人才培养质量长效追踪机制。

  (3)课程思政是平衡和恰巧,和任何思路,方法,工具一样都有适配度、边界和接受的曲线,过犹不及,强则不甜。


小组成员:易少云、缪圆冰、江弥峰、刘晓如、张勋、郑尚龙、欧阳恒、王中晓、吕凤娇、

邱丽梅、江玲、徐会军、颜锦耀、陈晓珊、吴兰兰、郭新巧、赖菲菲、王永菁